10月14日,植物保护与环境学院崔建新、张洪伟、莫娆娆3位教师应邀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地区昆虫多样性格局评估与智能监测关键技术培训班(河南科技学院分会场)并作学术报告。报告会在河南科技学院行政楼206会议室举行,植物保护与环境学院师生代表及培训班学员1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崔建新博士以“昆虫数字绘图技术对昆虫分类和多样性研究的意义”为题,结合数字绘图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我校开展的昆虫数字绘图技术在教学、推广和科普展览的工作经验,指出充分利用这一新兴技术,尽快完成我国昆虫高清数字图库建设对快速解决我国在昆虫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中物种辨识困难的重大意义。

张洪伟博士以“ReMOT Control Mediated Gene Editing in Insects”为题,介绍了目前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昆虫中的应用,总结了在昆虫中进行由卵巢表面受体介导的CRISPR/Cas9传递而进行子代基因编的技术方法。分享了由河南科技学院外来入侵物种生物安全防控科技创新团队所开发的胚系基因编辑技术。

莫娆娆博士以“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of Plecoptera from Southern China”为题,围绕中国华南地区石蝇类昆虫(即襀翅目)的系统分类问题,系统介绍了其团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该团队综合运用分子遗传学与形态学分析方法,深入揭示了该区域襀翅目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并提出了若干具有前瞻性的分类修订建议。

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为推动沿线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取得了良好的学术反响和社会影响。3为老师的报告前瞻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展示了我校昆虫学研究的科研实力,提升了学院知名度,巩固了我校在该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同时能够吸引高水平人才,搭建新的国际合作桥梁,促进学科快速发展。
上一条:第二届“一带一路”地区昆虫多样性评估与智能监测体系关键技术培训班河南科技学院分会场圆满闭幕 下一条: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黄韦缙研究员应邀到校作学术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