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Finn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Helsinki)Sergei Tarasov 教授应邀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地区昆虫多样性格局评估与智能监测体系关键技术培训班河南科技学院分会场作题为“Reconstructing Ancestral Anatomies of Insects”的报告。报告会在河南科技学院行政楼 206 会议室举行,来自校内外的昆虫分类学、生态学及农业害虫防控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1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Tarasov 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离散形态性状的祖先状态重建是理解生物形态和功能演化的核心问题,但传统比较方法往往孤立地分析单个性状,忽视了解剖结构的层级性与相互依赖性。随着系统发育学和本体论(ontology)研究的快速发展,现已可通过解剖学本体整合分析实现更为真实的进化历史重建。重点介绍了该教授课题组近期开发的 R 语言包 ontophylo,该软件能够基于解剖学本体信息,对复合表型单元(如器官系统乃至整个“形态组学” phenome)进行进化速率与祖先形态的联合重建。Tarasov 教授以膜翅目(Hymenoptera)的大型形态学数据集为案例,展示了如何将近 400 个性状与 2757 个解剖本体术语关联,从而刻画昆虫骨骼-肌肉系统的宏观进化动力学过程。这一方法为形态性状演化的量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跨类群形态学比较提供了高效工具。
Tarasov 教授是国际公认的昆虫系统学与形态进化研究专家,本次报告内容前沿、视角独特,对推进昆虫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学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图片/宋静 初审/宋静 郎剑锋 复审/孔凡彬 终审/刘润强 王鲁伟)
上一条:德国耶拿大学Rolf G.Beutel 教授应邀到校作学术报告 下一条: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Andrew Polaszek 教授应邀到校作学术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