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保专业的学科教育平台课程,是植保专业的必修课。其主要任务是讲授农作物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害诊断、病原鉴定、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与综合治理措施等知识与应用技能。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本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门课程主要讲授水稻、棉花、玉米、果树、小麦、蔬菜等主要作物上的重要病害。在教学中,根据各类作物上病害发生危害的严重性和主次,将病害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病害。一类病害系统讲授,二类病害重点讲授,三类病害只在实验教学中介绍。课程讲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教师提问与学生答疑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要求学生达到“五会”,即会识别诊断病害,会显微鉴定病原,会制作实物标本,会绘制病害循环图,会制定防治技术措施。
二、适用专业
植物生产类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部分
1.绪论
(1)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目的、任务。
(2)农业植物病理学的作用和地位。
(3)农业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当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病害的种类。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目的、任务;熟悉学科的作用和地位;掌握本学科的主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水稻病害
(1)稻瘟病病害症状类型、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2)水稻纹枯病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3)水稻白叶枯病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4)水稻病毒病、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的病害循环、流行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水稻恶苗病、水稻胡麻叶斑病、水稻线虫病、水稻云形病、水稻黑粉病、水稻褐条病等病害症状识别。
了解水稻上常见病害发生的种类及发病情况,熟悉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掌握水稻“三大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鉴定、病害循环及综合防治措施。
3. 棉花病害
(1)棉花枯萎病病害症状类型、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2)棉花黄萎病病害症状类型、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3)棉花苗期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4)棉花铃期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了解棉花苗期病害,生长中后期病害和铃期病害发生种类及危害情况,熟悉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掌握棉苗病害和枯、黄萎病的识别诊断、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4. 玉米、杂粮病害
(1)玉米小斑病、谷子白发病等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2)玉米大斑病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3)其他次要的病害(玉米锈病、玉米黑粉病、玉米褐斑病)的症状识别和防治措施。
了解玉米病害、谷子白发病等病害的主要种类、分布为害,熟悉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掌握玉米大、小斑病和谷子白发病等病害的识别诊断、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5. 果树病害
(1)苹果腐烂病病、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等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2)梨锈病、梨黑腥病等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3)葡萄霜霉病、葡萄黑痘病和葡萄白腐病等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了解苹果、梨和葡萄病害的主要种类、分布为害,熟悉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掌握梨锈病、轮纹病,苹果炭疽病和腐烂病,葡萄霜霉病、葡萄黑痘病和葡萄白腐病的症状识别、病原鉴定、病害循环及综合防治措施。
6. 小麦病害
(1)小麦锈病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2)小麦白粉病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3)小麦赤霉病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4)麦类黑穗病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了解麦类作物常发病害和主要病害类别,熟悉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重点掌握小麦三种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7. 蔬菜病害
(1)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2)茄科蔬菜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3)葫芦科蔬菜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了解十字花科蔬菜、茄科蔬菜、葫芦科蔬菜上常见病害发生种类。熟悉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重点掌握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茄科蔬菜病毒病、葫芦科蔬菜霜霉病、白粉病等蔬菜重要病害的症状、病害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8. 薯类病害
(1)甘薯黑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了解甘薯、马铃薯的常见病害和重要病害种类,熟悉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重点掌握甘薯黑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9. 油料作物病害
(1)油菜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2)芝麻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3)花生等病害症状特征、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策略及措施。
了解油菜、芝麻和花生的常见病害和重要病害种类,熟悉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重点掌握油菜菌核病,芝麻茎点枯病和花生叶斑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二)实验教学部分
实验一 、水稻病害识别与鉴定
(1)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水稻各种常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菌形态特征、能正确区分易混淆的病害,从而为病害诊断、调查和防治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绘制稻瘟病菌、胡麻斑病菌、纹枯病菌、恶苗病菌、稻曲病菌的病原图;比较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症状区别。
实验二、水稻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1)目的要求
了解水稻病害发生的种类,掌握主要病害的调查方法,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水稻病害调查、品种抗病性评价和病害预测预报工作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水稻病害普查;稻瘟病调查。
实验三、 棉花病害识别与鉴定
(1)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棉花各种常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菌形态特征、能正确区分易混淆的病害,从而为病害诊断、调查和防治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绘制黄萎病菌、枯萎病菌、炭疽病菌、红粉病菌、红腐病菌的病原图;比较棉花黄萎病、枯萎病病,苗期病害、叶部病害和铃期病害的症状区别。
实验四、 棉花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1)目的要求
了解棉花病害发生的种类,掌握主要病害的调查方法,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棉花病害调查、品种抗病性评价和病害预测预报工作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棉花病害普查;黄萎病调查。
实验五、 玉米病害识别与鉴定
(1)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玉米各种常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菌形态特征、能正确区分易混淆的病害,从而为病害诊断、调查和防治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绘制玉米大斑病菌、小斑病菌、黑粉病菌、褐斑病菌的病原图;比较玉米大斑、小斑病害的症状区别。
实验六 、玉米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1)目的要求
了解玉米病害发生的种类,掌握主要病害的调查方法,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玉米病害调查、品种抗病性评价和病害预测预报工作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玉米病害普查;玉米大、小斑病调查。
实验七、 苹果病害识别与鉴定
(1)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苹果各种常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菌形态特征、能正确区分易混淆的病害,从而为病害诊断、调查和防治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绘制苹果腐烂病菌、苹果黑星病菌、苹果褐斑病菌的病原图;比较苹果腐烂病和干腐病、轮纹病和炭疽病的症状区别。
实验八、 苹果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1)目的要求
了解苹果病害发生的种类,掌握主要病害的调查方法,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苹果病害调查、品种抗病性评价和病害预测预报工作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苹果病害普查;苹果腐烂病调查
实验九、 葡萄病害识别与鉴定
(1)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葡萄各种常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菌形态特征、能正确区分易混淆的病害,从而为病害诊断、调查和防治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绘制葡萄黑逗病菌、葡萄霜霉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的病原图;比较葡萄霜霉病、葡萄黑逗的症状区别。
实验十、 葡萄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1)目的要求
了解葡萄病害发生的种类,掌握主要病害的调查方法,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葡萄病害调查、品种抗病性评价和病害预测预报工作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葡萄病害普查;葡萄霜霉病调查
实验十一、 小麦病害识别与鉴定
(1)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小麦各种常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菌形态特征、能正确区分易混淆的病害,从而为病害诊断、调查和防治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绘制小麦条锈菌、小麦白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比较小麦三种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的症状区别。
实验十二、 小麦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1)目的要求
了解小麦病害发生的种类,掌握主要病害的调查方法,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小麦病害调查、品种抗病性评价和病害预测预报工作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小麦病害普查;小麦白粉病调查。
实验十三、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识别与鉴定
(1)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十字花科蔬菜各种常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菌形态特征、能正确区分易混淆的病害,从而为病害诊断、调查和防治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绘制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菌、软腐病菌;比较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病毒病的症状区别。
实验十四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1)目的要求
了解十字花科蔬菜病害发生的种类,掌握主要病害的调查方法,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十字花科蔬菜病害调查、品种抗病性评价和病害预测预报工作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普查;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调查。
实验十五、 茄科蔬菜病害识别与鉴定
(1)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茄科蔬菜各种常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菌形态特征、能正确区分易混淆的病害,从而为病害诊断、调查和防治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绘制辣椒疫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茄子褐纹病菌;比较番茄病毒病、辣椒疫病和茄子褐纹病的症状区别。
实验十六、 茄科蔬菜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1)目的要求
了解茄科蔬菜病害发生的种类,掌握主要病害的调查方法,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茄科蔬菜病害调查、品种抗病性评价和病害预测预报工作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茄科蔬菜病害普查;茄科蔬菜病毒病调查。
实验十七、 葫芦科蔬菜病害识别与鉴定
(1)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葫芦科蔬菜各种常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菌形态特征、能正确区分易混淆的病害,从而为病害诊断、调查和防治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绘制黄瓜霜霉病菌、瓜类白粉病菌、瓜类炭疽病菌;比较瓜类病毒病、瓜类霜霉病、瓜类白粉病的症状区别。
实验十八、 薯类和油料病害识别与鉴定
(1)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薯类和油料各种常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菌形态特征、能正确区分易混淆的病害,从而为病害诊断、调查和防治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绘制马铃薯晚疫病菌、甘薯黑斑病菌、油菜菌核病菌;比较薯类和油料常见病害的症状区别。
实验十九、 薯类和油料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1)目的要求
了解薯类和油料病害发生的种类,掌握主要病害的调查方法,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薯类和油料病害调查、品种抗病性评价和病害预测预报工作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薯类和油料病害普查;花生褐斑病的调查
四、教学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 |
讲授 学时 |
实验 学时 |
其他 学时 |
1 |
绪论 |
2 |
2 |
|
|
2 |
第一章 水稻病害 |
14 |
8 |
6 |
|
3 |
第二章 棉花病害 |
10 |
6 |
4 |
|
4 |
第三章 玉米、杂粮病害 |
8 |
4 |
4 |
|
5 |
第四章 果树病害 |
14 |
8 |
6 |
|
6 |
第五章 小麦病害 |
14 |
10 |
4 |
|
7 |
第六章 蔬菜病害 |
20 |
12 |
8 |
|
8 |
第七章 薯类作物病害 |
10 |
6 |
4 |
|
9 |
第八章 油料作物病害 |
4 |
2 |
2 |
|
合计 |
|
96 |
58 |
38 |
|
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学时 |
类型 |
必做选做 |
1 |
水稻病害识别与鉴定 |
2 |
综合 |
必做 |
2 |
水稻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
2 |
综合 |
必做 |
3 |
棉花病害识别与鉴定 |
2 |
综合 |
必做 |
4 |
棉花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
2 |
综合 |
选做 |
5 |
玉米病害识别与鉴定 |
2 |
综合 |
必做 |
6 |
玉米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
2 |
综合 |
必做 |
7 |
苹果病害识别与鉴定 |
2 |
综合 |
必做 |
8 |
苹果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
2 |
综合 |
必做 |
9 |
葡萄病害识别与鉴定 |
2 |
综合 |
必做 |
10 |
葡萄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
2 |
综合 |
必做 |
11 |
小麦病害识别与鉴定 |
2 |
综合 |
必做 |
12 |
小麦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
2 |
综合 |
必做 |
13 |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识别与鉴定 |
2 |
综合 |
必做 |
14 |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
2 |
综合 |
必做 |
15 |
茄科蔬菜病害识别与鉴定 |
2 |
综合 |
必做 |
16 |
茄科蔬菜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
2 |
综合 |
必做 |
17 |
葫芦科蔬菜病害识别与鉴定 |
2 |
综合 |
必做 |
18 |
薯类和油料病害识别与鉴定 |
2 |
综合 |
必做 |
19 |
薯类和油料病害田间病情调查 |
2 |
综合 |
必做 |
五、考核方式
该课程为考试课,按学校有关考试课的要求进行闭卷考试。
六、建议教材、参考书目与推荐网站
1.建议教材
《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 董金皋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教学参考书
(1)《农业植物病理学》,陈利锋, 徐敬友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年5月第一版
(2)《农业植物病理学》,陈利锋, 梁继农, 季伯衡,等主编.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年6月第一版
(3)《中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病虫原色图谱》,吕佩柯, 高振江, 张宝棣,等. 远方出版社, 1999年1月 第一版
(4)《中国蔬菜原色图谱》,吕佩柯, 李明远著. 农业出版社, 1998年
(5)《中国药用植物病虫图谱》,周茂繁主编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年10月
(6)《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农业出版社, 1984年5月 第一版
(7)《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年4月 第二版
(8)《中国农业植物病害》,方中达.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年 第二版
(9)《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下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年
3.推荐网站
⑴ 农业知识网 http://www.cnak.net
⑵ 农业病虫草害图文数据库http://www.cnak.net/bccsjk/index.asp
(3)维普全文数据库 http://59.69.174.7:8080/index.asp
七、说明
1.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普通植物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