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教务教学>>教学大纲>>正文
 
《环境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012-10-10 19:35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当今环境工程的最新进展和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各相关方向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动态,为将来从事环境工程的研究和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1.了解当今环境工程的最新进展和主要研究方向及各相关方向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动态。

2.掌握水污染治理主要方法和各方法的新进展。

3.掌握大气污染主要途径和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治理方法及新方向。

4.掌握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化学基础及固废治理和资源化的方法。

5.了解环境中噪声、振动及其它公害的防治技术。

6.了解我国今后的新的发展战略。

7.掌握清洁生产原理及实施途径。

二、适用专业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理论教学部分

绪论

1.主要内容

(1) 了解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的基本关系,了解环境工程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掌握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水质与水体自净

(1) 了解我国水体污染的成因与现状,了解废水的主要成分与性质,了解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2) 理解水体自净的原理;

(3) 掌握几种主要的水质指标并了解我国现行的水质标准,分析水体主要的自净成因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1) 了解水中有害微生物去除的主要方法;

(2) 理解水中其他物理化学处理的方法和原理;

(3) 掌握水中粗大颗粒物质去除的主要方法及特点,掌握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去除的主要方法、原理及特点,掌握水中溶解物质去除的主要方法、去除原理。

第三章 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1) 了解废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了解水处理厂污泥的主要处理方法;

(2) 理解废水的土地处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净化污水的原理;

(3) 掌握好氧悬浮、附着生长处理废水的原理、特点及运行方式,掌握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特点及运行方式,掌握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主要工艺流程及参数。

第四章 水处理工程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

(1) 了解给水与排水工程的系统组成及要点;

(2) 理解废水最终处置的途径与废水的江河、河口、排海处置方式;

(3) 掌握污水回用的标准化体系及水再生工艺流程。

第五章 大气质量与大气污染

(1) 了解大气的垂直结构及组成成分,了解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及环境技术标准;

(2) 理解大气污染控制的含义及基本方法;

(3) 掌握大气污染的现状、分类及来源。

第六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

1.主要内容

(1) 了解除尘技术的基础知识

(2) 理解各种除尘方法的原理

(3) 掌握各种除尘方法的除尘原理、对比掌握各种除尘方法的特点

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

(1) 了解气态污染物控制的一般方法;

(2) 理解吸收净化、吸附净化、催化转化、燃烧转化及生物净化法控制气态污染物的原理;

(3) 掌握吸收净化、吸附净化、催化转化、燃烧转化及生物净化法控制气态污染物的装置及各种方法的特点。

第八章 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

(1) 了解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气象因素;

(2) 理解烟囱高度不同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3) 掌握各种情况下烟气抬升高度、污染物落地浓度的计算方法,掌握烟囱设计方法。

第九章 固体废物管理系统

(1) 了解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及管理系统,了解固体废物的一般性质,了解减少固体废物产量的途径;

(2) 理解固体废物的“三化”之间的关系

(3) 掌握固体废物就地管理、收集和转运的方法。

第十章 城市垃圾处理技术

(1) 了解固体废物脱水与干燥的设备;

(2) 掌握城市垃圾的分选、破碎、分选的意义、主要方法;

(3 )掌握危险废物的化学处理与固化处理的主要方法。

2.基本要求

第十一章 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

(1) 了解固体废物资源化得意义及城市垃圾资源化系统,了解材料回收系统的流程及设计要点; (2) 理解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原理;

(3) 掌握垃圾焚烧、热解处理的原理及利用,掌握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含义及途径。

第十二章 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与其他污染防治技术

(1) 了解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污染及其他物理性污染对人体的污染情况;

(2) 理解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污染及其他物理污染的危害人体的机理;

(3) 掌握主要的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污染及其他物理污染的防治技术。

(二)实验教学部分

实验一 混凝实验

(1)加深对混凝沉淀原理的理解;

(2)掌握化学混凝工艺最佳混凝剂的筛选方法;

(3)掌握化学混凝工艺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方法。

实验二 静置沉降实验

(1)了解固体通量分析过程;

(2)加深对沉淀的理解,为沉淀池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设计参数

(3)掌握沉淀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

实验三 废水中铜的回收

(1)了解废水中铜的主要来源;

(2)理解印刷刻录板废水中铜回收的原理;

(3)掌握铜回收的基本方法。

实验四 袋式除尘模拟实验

(1)了解袋式除尘器的结构与组成;

(2)理解袋式除尘器除尘的基本原理;

(3)掌握影响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基本因素。

四、教学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授

学时

实验学时

其他学时

1

绪论

1

1

2

第一章 水质与水体自净

3

3

3

第二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4

4

4

第三章 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18

8

10

5

第四章 水处理工程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

2

2

6

第五章 大气质量与大气污染

2

2

7

第六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

14

8

6

8

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

4

4

9

第八章 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

4

4

9

第九章 固体废物管理系统

4

4

10

第十章 城市垃圾处理技术

3

3

11

第十一章 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

3

3

12

第十二章 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与其他污染防治技术

2

2

合计

64

48

16

实验项目设置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类型

必做/选做

1

混凝实验

4

综合

必做

2

静置沉降实验

4

验证

必做

3

废水中铜的回收

4

验证

必做

4

袋式除尘模拟实验

4

验证

必做

合计

16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闭卷,总成绩=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六、建议教材、参考书目与推荐网站

1.建议教材

⑴《环境工程学》,蒋展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教学参考书

(1) 郑正主编 《环境工程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 李海主编《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3) 郝吉明 马广大等编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七、说明

1.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环境科学概论。

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3.教学手段:多媒体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址: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河南科技学院
电话:0373-3040147 邮编:45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