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雷丽鄄教授应邀参加作物健康与高效生产国际会议,并作题为“基于HPLC-ICP-MS 的商品大米中砷形态分析”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行政楼206会议室举行,植物保护与环境学院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翟凤艳教授主持。
雷丽鄄教授从农田重金属超标严重威胁农产品安全角度出发,围绕农产品大米中的砷元素的来源,大米中砷元素的相关含量标准,人体摄入砷元素的危害,砷元素的分析技术的发展及砷元素摄入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报告。她重点探讨了大米中砷的成因、迁移通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以及砷转化相关基因的演化历史等关键科学问题。
汇报结束后,雷丽鄄教授还与师生进行了互动,细心地解答了师生的提问。本场报告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且不乏生动的引证和独到的见解。此次报告不仅拓宽了师生们在农产品安全领域的国际视野,也为我校相关学科的国际化科研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片/张海鑫 初审/张海鑫 郎剑锋 复审/孔凡彬 终审/刘润强 王鲁伟)
下一条:斯里兰卡瓦扬巴大学W. M. Wishwajith W. Kandegama教授应邀到校作学术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