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生态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教务教学>>生态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正文
 
生态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简介
2012-12-14 17:47  

2007年建立生态学实验室和环境科学实验室,2010年建立农业资源利用实验室和废弃物监测实验室,扩建实验项目15个;2011年在原来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开实验项目8个;2012年实验中心实验项目81个;实验室专职工作人员由最初的12人增加为23人,是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较高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固定资产已达到130万元。实验室面积690平方米,分为生态学实验室、农业资源利用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废弃物监测实验室,主要承担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专业11门课程的试验教学任务,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的750人开放。

1.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与措施。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规定及实践教学管理规定。

(1)规章制度与政策。

为了加强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管理。2004年至今,相继出台了19个关于学校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实验室使用、中心实验室管理使用方法及条例, 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实验中心建设,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扩大实验室开放,将实验教学中心建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

学校改革了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在全省率先建立校、院两级实验中心。实验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也实行竞争上岗,由实验中心集中统一管理;兼课教师竞聘实验教学任务,实行流动管理。在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增强了实验队伍的活力,优化了实验队伍建设,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中心按新的运行机制管理,在资源共享、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2)环境和条件保障措施。

为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和条件,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在新校区修建了“食品大楼”,“机电大楼”等,英语系、体育系等一些院系从老的试验大楼搬迁到新的教学中心,将腾出的空房间分配给生科、化工、资环、动科、园林五个院系,2010年资环专业新增实验用房32间,面积960m2,实验教学用房的增加,极大的改善的实验教育条件。

(3)经费保障。

2007年学校加强对新建专业的设备投资,2007年中心获得专项资金支持40万元,2008年高等人才设备费50万,2010年获得学校教务处设立专项建设实验教学经费10万元,2011年获得教务处专项经费33万。

(4)教学质量保障。

学校成立了“教学督导组”,建立了专家听课、学生评教等规章制度,设立了新实验的立项、开发、验收的完整体制,教改项目实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同时,制定了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5)队伍建设保障。

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保障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包括: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到国内高校实验室参观、交流;在职攻读高一级学位;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改善了队伍的知识结构,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青年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为骨干的实验队伍梯队。制定了实验中心主任岗位责任、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实验教师岗位职责、规范化教学条例、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定期进行工作检查,及时总结评比,不断优化实验队伍,使其成为一支业务水平高,人人爱岗敬业,富有团结协作精神的队伍,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支柱。

2.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

(1)把生态安全实验室建成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一个平台,通过农资和环境大实验课建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扩大试验教学的范围与广度,让学生接触并使用多个先进的实验教学仪器。

(2)建立以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空间中构建有特色的农资、环境科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3)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上来。

3.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

(1)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

2010年学校人才四平台一实践环节的培养模式,对农资和环境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修订过程中根据前后专业课的联系,对实验课进行整体协调,删除了陈旧、重复的实验项目,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增加实验项目和实习课程。

同时充分利用学校中心实验室提供的条件,开设现代环境仪器分析课程及实验项目,让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见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析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强化实验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研究与创新能力。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团队,保证实验教学有一支稳定、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2)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1)根据学校四平台一实践环节的培养模式,以学生为本,重新构建了构建课内外教学互动的“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开放性实验教学,通过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准备工作、毕业实验等环节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提高,同时让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素养有一定的提高。

2)根据各课程教学特点,在选用国家重点专用教材的基础上,也选用重点高校的《实验指导手册》,对于没有专用实验教材或者实验教材陈旧的课程,指导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编写实验指导手册。

3)将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教学手段引入实验教学,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网络资源建设,创建互动性强、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网站,全面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并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体制。

4)建立新型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和实验教学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例如对于有些课程的期末考试已经从传统的闭卷考试改革为实验操作的考核。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址: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河南科技学院
电话:0373-3040147 邮编:453003